<legend id="pukkm"></legend><span id="pukkm"><sup id="pukkm"></sup></span><acronym id="pukkm"></acronym>
          氣溫

          首頁 > 政務新聞 > 松滋要聞

          故鄉的“年”

          發布日期:2023-01-21

          信息來源:松滋市人民政府網站

          松滋,曾是祭祀風俗濃厚的一方土地。在“年味”越來越淡的今天,我不禁回憶起童年在故鄉經歷的“年”。

          老家過年,是非常隆重的儀式,臘月的準備期就很有氣氛了。

          第一個大項目和大動作是“殺年豬”。家家戶戶將喂養了一年的豬宰殺,以便獲得各類豬肉食品,比如灌香腸、豬下水、豬頭肉等等。我兒時看殺豬就像看大戲。屠夫有一個橢圓形的木盆,是用來將殺死的豬以開水澆遍以后刮豬毛的。最驚心動魄的時刻,是把豬捆綁住后放在長條木凳上,開始動尖刀捅它的咽喉。豬凄厲的慘叫,響徹云天。屠夫捂住豬嘴,防止動刀時豬血從它嘴里涌出來。一刀進去,血流如注。

          老家在臘月過年的準備還有四個重要項目,一是用蕎麥面制作豆皮,一是把糯米蒸熟以后曬干再用熱沙子炒米花,一是做魚糕,一是做豆腐。做豆皮,必須把大鐵鍋反扣過來,以旺火燒得鍋里發燙,再設法翻過來攤豆皮。米花的主要用途是做米花糖。紅薯熬出的稀糖漿與米花調和,用鍋蓋壓平,冷卻后刀切成小塊。

          此外,請裁縫到家縫制過年新衣,曾是荊楚地區的大事。在計劃經濟年代,買布憑布票,臘月里鄉民買布回家就請裁縫給全家人縫制過年的棉衣。小孩子最盼望新衣服。裁縫是大爺,家家預約,縫紉機的響聲就是年的聲音。

          臘月三十的那頓飯具有祭祀的宗教儀式感。先用豬頭祭天,再祭地,祭祖宗,磕頭,敬酒。然后才能入席。太神圣了!

          還有句話是“三十的火,十五的燈”。除夕之夜,堂屋的火坑(用土磚圍成一個四方形)燃燒木柴,火上面掛一個水壺可燒水,用來沏茶。沙罐先烤熱,茶葉也可放在沙罐里烤熱,再加開水,茶香四溢。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說話,最好是通宵。小孩子熬不住了就先去睡覺。

          過年的另一個重要儀式是除夕上墳,給已故的親人點燈燒紙放鞭炮。生者不忘死者,陽間問候陰間?;钪娜艘^續活下去,一年年,一代代,重復或者超越。

          走親戚,是過年的社交項目。父系與母系的親戚都必須登門拜訪,而且可以過夜,玩幾天。在那些貧窮的歲月,親情比金子還寶貴。中國人就靠這血緣關系堅持了幾千年,生生不息,延綿不絕。再苦再累再殘酷,有親情在,就有人間的溫暖。

          為啥貧窮年代的年味更濃?因為有期盼。平時沒什么可吃的好穿的,就等過年改善了。過年是一種獎勵,讓痛苦了一年的人感受生的樂趣。而今,吃穿基本不是問題,過年主要是放假,特別是上班族都有一種逃離辦公室的快感。

          一位大德高僧說:“問清風何處是家鄉,清風說,本無故鄉,處處故鄉。問流云哪里是去處,流云說,去了又來,相遇相忘。清風為友,白云為伴,活一回實實在在的灑脫?!痹谌丝诹鲃蛹涌斓臅r代,故鄉也許只能存在于記憶中了,而那些有關故鄉的記憶將越來越清晰。無論身在何處,我們總有一份深情的感動。故鄉的年味,回味悠長,如美酒,越陳越醇厚,讓你陶醉不已!

          ?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legend id="pukkm"></legend><span id="pukkm"><sup id="pukkm"></sup></span><acronym id="pukkm"></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