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我市召開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專題培訓暨部署會,堅持以深化共同締造為切入點,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安排部署六項試點工作在全市推開,不斷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努力為全省提供更多可推廣可復制的松滋經驗。
市委政法委、市財政局、市老干局、市民政局、市政數局、市婦聯分別就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以獎代補”暨農村小型項目建管機制,五老理事會,優化治理單元、做實村民小組,優化政務服務,婦聯組織向下扎根等進行專題培訓。
與會人員就六項重點任務如何落實落地開展討論,南海鎮牛食坡村、沙道觀鎮車路口村及向家渡村、八寶鎮白水淌村、王家橋鎮店子嶺村作經驗交流,相關部門依次就分組討論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
市委書記沈先武指出,共同締造是推動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根本抓手,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核心是共同,關鍵是群眾。要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發揮群眾主人翁精神,答好省委點題試點的“必答題”。
他要求,全市上下要進一步深刻領悟共同締造精神要義。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扛牢使命擔當,推動全市基層治理工作實現“三個變”,即變“小田實驗”為“大田推廣”、變“行善事”為“行善治”、變“管理思維”為“治理思維”。
要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推廣任務。要做實“三庫”,即人才庫、專家庫、項目庫;要充分發揮群眾主人翁意識,激活群眾監督活力;要簡政放權,更大程度地減流程、減工期、減成本。要扎根于村民小組,通過健全架構、配強隊伍、豐富載體、落實保障,構建“市婦聯—鄉鎮(街道)婦聯—村(社區)婦聯—村(社區)婦女小組—婦女中心戶”五級組織架構。要加大宣傳力度、建好幫辦隊伍、做好“回頭看”,提高“小松幫辦”知曉率及服務質效。要加強組織體系建設,選優配強“1+N”平安中心戶隊伍、“五老”志愿者隊伍、專業隊伍“三支隊伍”,做好“三色管理”,真正把矛盾化解到村一級。要明確城區以居民小區為治理單元,實現“幸福e站”全覆蓋,農村以村民小組為治理單元,落實好《村民小組管理辦法》。要理清職責,選好陣地,切實發揮五老在宣傳、教化、幫扶、矛盾化解、產業發展等方面的作用。
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探索創新。通過堅持學深學透、堅持對標對表、堅持固化深化、堅持指導督導、堅持見行見效,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的成效和水平,為松滋“沖刺百強縣,建設示范區”賦能添彩,以優異成績向省委和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市領導夏玉強、周凱、李金海、伍業軍、熊濤,市直相關單位、各鄉鎮(街道)、村(社區)主要負責人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鄉鎮(街道)設分會場組織收聽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