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街河市鎮油菜相繼成熟,進入初夏收割期。街河市鎮文公山村呈現一副油菜豐收的農事畫卷。
“轟隆、轟隆...”,在文公山村的油菜田里,村民正駕駛著油菜收割機在田里來回穿梭,頃刻間田野里豐碩的油菜籽便盡收機囊。收割機在來回間完成了秸稈粉碎、菜籽分離等工作,隨后通過滾筒把油菜籽輸送到運輸車,轉運曬場。
“我們農田采用的是“油稻輪作”的種植模式,今年合作社種植有近千畝冬播油菜,畝產230多斤。為提升油菜收割效率、減低采收損失,保障顆粒歸倉,今年使用的是收割機采割油菜。”松滋市文公山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世清介紹。
“為優化我村農業產業,扎實推動冬閑田輪作,提升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我村抓住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契機,把農田變良田,利用冬播,大力種植油菜。實行水稻、油菜輪作,有效防治油菜菌核病。近日,合作社搶抓晴好天氣,利用油菜收割機加緊收割晾曬,確保及時翻耕土地種上中晚稻,全力保障今年糧食生產。采用油菜收割機還有幾個好處,一是助推農業機械化,提高采收效率;二是秸稈切碎還田,嚴控留茬高度,有效減輕秸稈禁燒工作壓力,同時增加土壤肥力”。文公山村黨支部書記肖武軍介紹。

據了解,今年文公山村共采收油菜1200余畝,油菜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0%以上,平均畝產約230斤,按照去年平均定價3.0元/斤,實現產值82萬元。機械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有效促進街河市鎮農業生產的規?;?、產業化,為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